茶道之间品味人生
茶道之间品味人生“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千年之前,茶的韵味惹了“茶仙”卢仝的笔,以至这首《七碗茶》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以茶为名的古地名印证着济源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随处可供品茗的茶楼与之相得益彰。
“道茶香”是济源众多茶楼中的一个,品尝着这缕茶香,创始人陶小云出现在我们眼前。从最初的茶盲开始不断学习茶道,到如今传道授业传播茶文化,她用自己的生活态度诠释着自己对茶道的理解和感悟。
“我一直相信茶是有生命的,它们出身于绿意盎然的茶树,在特定的季节和环境经过采茶人的双手再经过翻炒、烘焙、冲泡,才可成为我们的杯中之物。这是一个漫长的人生旅程。”慵懒的午后,陶小云优雅地坐在茶台前一边熟练地点茶一边向东方今报记者说道。
早前的陶小云并不懂茶,2002年还在公司上班时,领导曾聘请一位懂茶艺的老师为其授课,当时她一下子就被老师娴熟的茶艺表演吸引了,那是她第一次邂逅茶艺,但对茶的理解依旧称得上“茶盲”。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记忆渐渐模糊,正是那次邂逅却让她再也忘不了茶,以致后来创业开办“道茶香”茶馆,这个醉心于茶世界的温婉女子曾为此付出诸多努力。
陶小云是地道的焦作人,小时候身体十分虚弱,总跟在爷爷身旁,但爷爷喜欢吸旱烟,她也因常年呼吸二手烟导致经常咳嗽。父母忙于工作她也常年吃方便面,日积月累,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差,感冒、上火成了常有的事。
家乡盛产铁棍山药,10年前,陶小云辞去工作下海经商,拿到老家铁棍山药的济源代理权后,她从焦作来到济源。2005年时,她在济水苑租下一间小店铺,靠卖山药和济源土特产为生。但那时周围环境十分萧条,常常几天不见一个客人。她说古人有云“开卷有益”,因为有大量空闲时间读书,让她受益颇多,也从那时理解了读书的乐趣。
她从书中了解到经常上火的人应多喝“青山绿水”,也就是俗称的“小苦丁”,没事的时候她便煮来喝,时间久了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自己爱感冒上火的毛病真的减轻了不少,但她却因过量饮用导致胃寒,吃不得任何甜食。来到济源后,她听说当地的特产——土馍正治此病,自己的店里也有销售,于是土馍便成了她平日里的零食。大抵陶小云自己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她发现自己可以喝蜂蜜、吃甜食了,且再也没有吐过。
几件事下来,陶小云明白,通过中医和食疗可以改变体质、去除病根,只是时间较长,需有足够的耐心来坚持。之后她便开始大量阅读关于茶叶的书籍。
两年后,济水苑的住户越来越多,陶小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朋友让她帮忙租下隔壁的大店铺,说要与她为邻一起做生意,她高兴地替朋友付了房租。未料最后朋友又说店铺不用了,她只能独自吃个哑巴亏。这时候她并没有怨天尤人,也许这是上天在给她实现理想的机会,她决定用这间大的店铺来开一家茶馆。
一位外行人来经营茶馆并非易事,最初她到郑州批发市场选购茶叶和礼盒,因为不懂茶,也不了解顾客的需求,经常不是被老板坑就是进的货没有销路,让她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有位老板曾把劣质的“竹叶青”当做“毛尖”高价卖给她,这让她损失惨重。她将这些经历称作“交学费”,意为“不交学费怎么能学到知识”。闲暇时她就买书阅读,在一次次经验教训和昂贵的“学费”中,她对茶叶开始有了深入的了解,2009年后,她就开始四处奔波,到各个茶山去选购JN江南体育。
到了茶山一样要“交学费”,不少黑心茶农费尽心机坑蒙骗,但陶小云觉得很值,因为真正走进茶山,近距离接触茶树和茶农,认识了许多老师,她才真正了解“茶道”,那仿佛就是身心的再一次修行。
常年的行走让陶小云痴迷于茶道,她曾师从多人并到世界各地探求茶道的真谛。在她看来,能够拥有平和的心态,静守清澈的心灵,通过喝茶达到修心的过程。她说通过喝茶可以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因为每种茶都有几百种味道,每个人对茶香的体味不同,每个人冲泡出的茶香也一定不同,这就是生活中的茶道。
她的茶馆“道茶香”以茶会友,每每遇到懂茶的人,她就像遇上了知己侃侃而谈。涉足茶道后,陶小云又自学了些许中医知识,不断调理自己的身体,如今的她已不是曾经那个弱不禁风的陶小云,谈起这些,她说自己因此收获颇多。她和几位同仁正将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和所感所悟化作一篇篇文字,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部有着她独特感悟的茶道书籍将会现身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