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湖州吴兴区埭溪镇,因水而得名,湖州市民的“大水缸”——老虎潭水库就坐落在这里。近年来,这里生态建设大步迈进,绿色经济蔚然成风。作为全镇唯一一所教育学校——吴兴区埭溪镇文化技术学校,是全国首批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现代化成校,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办学单位和浙江省村居老年教育示范点。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埭溪镇坚持发展“美丽产业、美丽环境、美好生活、美好形象”的总体目标,以“美妆小镇”建设为契机,以学历、技能、创业“三教统筹”的培养模式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把精准高效的优质服务落到了农民群众所急所需处,真情服务“三农”,唱响“致富经”。
在埭溪,春天的茶山,铺天盖地的绿向大山深处蔓延。今年4月,浙江大学茶学系汤一教授和湖州市经作站柳丽萍老师来到埭溪成校校外实训基地——湖州联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对该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级班的学员进行专业的茶叶炒制加工指导。
一杯好茶要经历采摘、杀青、揉捻、炒制等多道复杂的工序,最后才到茶友手中。埭溪成校校长姚美华介绍,很长一段时间,埭溪镇人工炒的茶品质不稳,新式炒茶烘茶机让茶叶加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但机器炒茶同样也需要掌握相关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茶叶品质。
为提高广大茶农管理水平和采摘、炒制技术,埭溪成校专门开设茶叶采摘、炒制等培训课程,帮助学员提高制茶技术,提升茶叶品质,助推该镇茶叶经济的发展与埭溪茶叶品牌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吴兴大山坞茶场是埭溪成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也是湖州市农民大学生创业基地,现有茶园500多亩。茶场主人杨纪平是埭溪成校新兴职业农民首期茶叶种植方向(生产经营型)的学员。他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茶树遗传育种、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以及茶叶品质与评鉴等方面的技能后,流转和承包了荒山和耕地,使基地规模面积达到近500亩。在埭溪成校的帮助下,如今的杨纪平已经考虑在大山坞茶场发展林下经济、开发乡村旅游,思考着从单一的农业产业模式向多层次农业发展。
埭溪成校今年还将继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茶叶栽培、采摘、炒制加工等一系列培训,为该镇广大茶农提供服务,打造培植一批高素质、专业化、辐射性强的人才队伍,使之成为带领埭溪茶叶走向高端市场的“领头雁”。
2016年,埭溪成校美妆小镇电商创业培训班开课。紧贴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培训受到了有志青年的欢迎。埭溪镇红旗村的傅强勇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坐在轮椅上聚精会神地听课,被村民称为“坚强哥”。
原来,傅强勇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萎缩,不得不坐在轮椅上。干了30多年家电修理的他,想转行干电商。“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什么生意都能在网上做,一台电脑、一个鼠标,足不出户,我平时就爱上上网,这对于我来说太合适了。”傅强勇感谢埭溪成校帮他圆了电商梦。在电商培训的那些日子里,他非常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更让他开心的是,电商培训班所有的培训费用,均由镇上买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傅强勇的网店每天都有稳定的订单,业绩不俗,除去成本JN江南·(中国)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 登录页面,月收入5000多元。为了更有效率地发货与管理维护店铺,傅强勇还在家门口租了一间空铺做储备仓库,电商生意越做越红火。
傅强勇成功转型做电商,是埭溪成校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缩影。埭溪成校自1998年12月挂牌成立以来,以“优化培训质量,强化服务功能”为宗旨,整合了各类的教育资源,面向镇域全体居民开展了内容丰实、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培养了大批复合型、实用型、领军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