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制茶与饮茶
古人如何制茶与饮茶今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提升到了“茶祖信仰”的高度,这是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独特文化和历史底蕴的高度概括。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入选,也将中华民族古老的茶艺、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与山林、古村寨相依相生,在景迈山,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先有茶树,后有居民;先有森林,后有村寨。”在原始生态环境中,千年古树萌生的茶叶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和浓郁、持久的兰花香。
从文献资料看,景迈山古茶林的人工栽培史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起点。不过常见说法是,最晚可追溯到10世纪。早在9世纪,唐人樊绰的《蛮书》中就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部落名称)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这也被认为是云南西南澜沧江下游地区种茶、饮茶的最早记录。
在景迈山,关于种植茶叶的源头,有这样的传说:十世纪左右,布朗族从云南西南部辗转缅甸迁入景迈山,在一次迁徙途中,布朗族族群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瘟疫,这时,族人无意中发现了这里的茶树,这种植物的特殊功效拯救了病疫中的布朗族人。他们从此认识并铭记住了这一神奇的植物,称之为“腊”。后来首领帕哎冷率领族人到大森林中找回野生茶苗、茶籽,种植在寨子内外、房前屋后,开始驯化野生茶树。
布朗族后人把发现茶叶的部落首领帕哎冷尊为茶祖,予以礼祀。每户茶园都设一棵茶魂树作为该片古茶林的茶神,每年进行祭祀。
继布朗族之后,景迈山渐渐聚居了傣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的居民,成为和谐共处的民族大观园。清代,普洱茶被确定为进献给皇室和朝廷大臣饮用的贡茶,景迈山古茶林进入繁荣时期。至今,景迈山的茶叶仍保持稳定发展。
笔者对景迈山古树茶有过品评,景迈山古树茶与其他普洱茶产区的饼茶,如思茅、临沧、勐海、易武等,在品饮上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冲泡普洱茶的水温一般在95℃,而景迈山古树茶芽叶较细嫩,冲泡水温则要略低一些,以92℃为宜。水温过高会减损山野气韵,降低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水温过低则影响茶叶营养成分的溶出。有个简单的经验:将灌入保温瓶的沸水放置一会儿,再来冲泡景迈山古树茶。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中华民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民族,并在千百年的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以及饮茶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唐宋以降,中国茶叶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输往波斯、地中海沿岸,传遍欧亚。西方人为其独特的口味和部分药效所倾倒,取名“中国树叶”(Chinese leaves)。
今天JN江南·(中国)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 登录页面,人们的饮茶方法多为沏茶、泡茶,其实,中国茶饮的历史也经历了一个传承和发展、完善的过程。
不妨一同进入古代诗书画等文献资料,梳理古代的主流制茶、饮茶方法,认识其源流,加深对传统茶文化的了解。
茶圣陆羽(约733-804)在《茶经》“卷上三之造”中记有唐代加工茶叶的方法:“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大意是说,在适宜采茶的时节将茶采下,蒸青后捣碎,拍压成饼,烘干后用竹篾或谷皮扎成串,然后包装封存。
除《茶经》外,对制茶描写形象的当属其后的诗人皮日休,他的一首《茶舍》对此记述尤详:“阳崖枕白屋,几口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诗歌写了在茶山阳坡搭起工棚,引来泉水,并进行制茶的过程。焙前的工序也是:蒸青,研磨,再拍压成型。
延至宋朝,徽宗赵佶虽治国无方,但于书、画、乐无不精通,对茶学茶艺亦有研究。有他的亲身参与谋划,北宋王朝的贡茶制作和茶艺极尽奢华,为历朝所不逮。其著述《大观茶论》“蒸压”篇中记有:“蒸太生则芽滑过熟则芽烂;压久则气竭味漓不及则色暗味涩。”由此可知唐、宋的蒸茶制饼工艺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宋时皇家的制茶工艺更加精、细、巧,创制出御用的“龙团”“凤饼”。
明清的制茶工艺不再沿用唐宋时的蒸青,而改作炒青绿茶,清代有了更成熟的发酵和焙火工艺,增添了乌龙茶和红茶,茶艺也因而发展为繁复而更具艺术性的“功夫茶艺”。与团茶相比,散茶制作简便,产量大,冲泡省时,饮用方便,而且随着散茶制作工艺的提高和不断改进,它的汤色清亮,滋味鲜醇,使得散茶制法和品饮方式能够成为明、清茶艺的主流,并影响了当代中国的茶艺。
明代茶人许次纾(1549-1604)在《茶疏》“炒茶”篇详细记载了炒茶的过程:“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须豫取一铛,专用炊茶,无得别作他用。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幹叶;幹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
元代仍有蒸青制茶的工艺,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茶》中记载:“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由此可见,作为过渡阶段,元晚期亦有炒青制法。
唐代饮茶为“煮”。将加工制成的茶饼,经烤炙、碾碎、筛末等工序,再置于鼎(当为小锅)、釜中与水一起煮。史料记载,“瀹(yu)蔬而啜之无异”,也就是说和煮菜汤差不多,说白了就是连茶叶带水一起喝。民间的烹茶还处在宽泛的饮食范畴,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茶事。后来以陆羽为代表的儒释道茶饮,讲究煎茶用水和火候,才使中华茶艺日臻完善。
陆羽《茶经卷下》的《五之煮》,记述了唐时煮茶的方法:“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c)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也就是说在“二沸”时舀出一瓢水,放入适量茶末。等水微沸,再以先前舀出之水倒回锅内,使茶汤由沸腾减至缓慢滚动,以育其精华。
“唐煮”在诗中也有描写。陆龟蒙《煮茶》:“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诗中写在松树林间就地捡拾松枝埋锅煮水,待水沸腾后,下入碾碎的蓝色茶末。欣赏着翻滚的茶汤,品饮之余顿觉神清气爽。
描绘“唐煮”的经典画作当属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太宗酷爱晋王羲之书帖《兰亭序》,闻真迹藏山阴永欣寺辨才长老处,遂派御史萧翼乔装商人前往骗取。画中的萧翼与辨才二人似在争辩《兰亭序》真伪。
画面左下角有一老仆坐上守候风炉,炉上置一釜。老仆搅动茶汤,旁一仆弯腰,手托盘碗,小心翼翼地准备奉茶。矮的茶几上,另置有茶碗、茶罐等茶具。从珍藏的唐代茶画上看,茶是作为饮品用于待客的。画作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为后人留下了可信的视觉资料。
在继承唐代陆羽茶艺茶学的基础上,宋代发展了茶文化,在压饼工艺上有较大改进,用刻有精致龙凤图形的模具压制成团茶饼茶,御用称为“龙团凤饼”JN江南·(中国)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 登录页面。团茶经茶磨碾碎为茶末后,放茶盏中,以瓶(金、银、瓷等材料制成)煎水,“调膏”后,再多次“注汤”冲点茶末,其间以“茶筅”“环回击拂”产生“汤花”后饮用(以上见宋徽宗《大观茶论》)。这有点像今日的冲藕粉,加开水少量调匀后再注水搅动而成(没有冲藕粉那么浓稠),水、茶仍是一块儿入肚。宋代,为衬出“汤花”的色、形,茶具烧制也日益精美,皇室用品皆为官窑烧造,最为有名的是建窑兔毫盏、浙江天目盏。
“点茶”一词见于宋代茶诗,唐代茶诗中出现的是“烹”“煎”“煮”,而无“点茶”一词。宋代诗人郑清之《湖上口占》就有“点茶”的记载:“卖葑千艘底处藏,娲天濯热卧湖光。山云既雨犹相逐,水草无花亦自香。野径遍穿人借问,僧茶旋点客先尝。翻思举世趋炎者,谁识苹风五月凉。”诗中清楚地再现了宋人点茶的手法:若是数位客人,为表对每位客人的尊敬和公正,僧人要执壶“旋点”,点罢请客人先尝。
宋代的点茶发展到极致就是极具艺术性的“斗茶”,又称“茗战”,参与者高手云集,炫耀并交流茶艺。元赵孟頫《斗茶图》描绘了宋代点茶、斗茶的情景。
饮茶由宋元过渡到明、清,茶叶从加工到品饮方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明朝初始延续了唐宋的团茶进贡制度,后来,底层平民出身的朱元璋,看到宫廷贡茶制作繁复、饮用奢侈,既增加了皇室开支,又加深了社会矛盾,他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诏书禁止贡茶无限制征收,废除“饼茶”制作,改制“散茶”,“不得碾揉为大小龙团”。
饮茶时将条形散茶置茶壶、茶盏中,直接用沸水冲泡,茶渣弃掉,饮的是清透的茶水。明代茶人许次纾在其著述《茶疏》中是这样记述的:“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丛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鱼不沉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意思是沸水注入壶中,再将茶投入水壶,覆盖严密。稍待片刻将茶水倒在盂内,弃之不用,实为洗茶。少顷,再次注水,待茶“焖透”后注入茶碗待客。
清代钱慧安的《烹茶洗砚图》形象地描绘了明清两朝文人饮茶时的画面:亭外茶仆煮水,亭内主人书案上一壶一碗,与今日的品茶情景无异。
今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提升到了“茶祖信仰”的高度,这是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独特文化和历史底蕴的高度概括。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入选,也将中华民族古老的茶艺、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与山林、古村寨相依相生,在景迈山,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先有茶树,后有居民;先有森林,后有村寨。”在原始生态环境中,千年古树萌生的茶叶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和浓郁、持久的兰花香。
从文献资料看,景迈山古茶林的人工栽培史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起点。不过常见说法是,最晚可追溯到10世纪。早在9世纪,唐人樊绰的《蛮书》中就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部落名称)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这也被认为是云南西南澜沧江下游地区种茶、饮茶的最早记录。
在景迈山,关于种植茶叶的源头,有这样的传说:十世纪左右,布朗族从云南西南部辗转缅甸迁入景迈山,在一次迁徙途中,布朗族族群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瘟疫,这时,族人无意中发现了这里的茶树,这种植物的特殊功效拯救了病疫中的布朗族人。他们从此认识并铭记住了这一神奇的植物,称之为“腊”。后来首领帕哎冷率领族人到大森林中找回野生茶苗、茶籽,种植在寨子内外、房前屋后,开始驯化野生茶树。
布朗族后人把发现茶叶的部落首领帕哎冷尊为茶祖,予以礼祀。每户茶园都设一棵茶魂树作为该片古茶林的茶神,每年进行祭祀。
继布朗族之后,景迈山渐渐聚居了傣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的居民,成为和谐共处的民族大观园。清代,普洱茶被确定为进献给皇室和朝廷大臣饮用的贡茶,景迈山古茶林进入繁荣时期。至今,景迈山的茶叶仍保持稳定发展。
笔者对景迈山古树茶有过品评,景迈山古树茶与其他普洱茶产区的饼茶,如思茅、临沧、勐海、易武等,在品饮上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冲泡普洱茶的水温一般在95℃,而景迈山古树茶芽叶较细嫩,冲泡水温则要略低一些,以92℃为宜。水温过高会减损山野气韵,降低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水温过低则影响茶叶营养成分的溶出。有个简单的经验:将灌入保温瓶的沸水放置一会儿,再来冲泡景迈山古树茶。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中华民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民族,并在千百年的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以及饮茶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唐宋以降,中国茶叶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输往波斯、地中海沿岸,传遍欧亚。西方人为其独特的口味和部分药效所倾倒,取名“中国树叶”(Chinese leaves)。
今天,人们的饮茶方法多为沏茶、泡茶,其实,中国茶饮的历史也经历了一个传承和发展、完善的过程。
不妨一同进入古代诗书画等文献资料,梳理古代的主流制茶、饮茶方法,认识其源流,加深对传统茶文化的了解。
茶圣陆羽(约733-804)在《茶经》“卷上三之造”中记有唐代加工茶叶的方法:“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大意是说,在适宜采茶的时节将茶采下,蒸青后捣碎,拍压成饼,烘干后用竹篾或谷皮扎成串,然后包装封存。
除《茶经》外,对制茶描写形象的当属其后的诗人皮日休,他的一首《茶舍》对此记述尤详:“阳崖枕白屋,几口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诗歌写了在茶山阳坡搭起工棚,引来泉水,并进行制茶的过程。焙前的工序也是:蒸青,研磨,再拍压成型。
延至宋朝,徽宗赵佶虽治国无方,但于书、画、乐无不精通,对茶学茶艺亦有研究。有他的亲身参与谋划,北宋王朝的贡茶制作和茶艺极尽奢华,为历朝所不逮。其著述《大观茶论》“蒸压”篇中记有:“蒸太生则芽滑过熟则芽烂;压久则气竭味漓不及则色暗味涩。”由此可知唐、宋的蒸茶制饼工艺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宋时皇家的制茶工艺更加精、细、巧,创制出御用的“龙团”“凤饼”。
明清的制茶工艺不再沿用唐宋时的蒸青,而改作炒青绿茶,清代有了更成熟的发酵和焙火工艺,增添了乌龙茶和红茶,茶艺也因而发展为繁复而更具艺术性的“功夫茶艺”。与团茶相比,散茶制作简便,产量大,冲泡省时,饮用方便,而且随着散茶制作工艺的提高和不断改进,它的汤色清亮,滋味鲜醇,使得散茶制法和品饮方式能够成为明、清茶艺的主流,并影响了当代中国的茶艺。
明代茶人许次纾(1549-1604)在《茶疏》“炒茶”篇详细记载了炒茶的过程:“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须豫取一铛,专用炊茶,无得别作他用。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幹叶;幹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
元代仍有蒸青制茶的工艺,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茶》中记载:“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由此可见,作为过渡阶段,元晚期亦有炒青制法。
唐代饮茶为“煮”。将加工制成的茶饼,经烤炙、碾碎、筛末等工序,再置于鼎(当为小锅)、釜中与水一起煮。史料记载,“瀹(yu)蔬而啜之无异”,也就是说和煮菜汤差不多,说白了就是连茶叶带水一起喝。民间的烹茶还处在宽泛的饮食范畴,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茶事。后来以陆羽为代表的儒释道茶饮,讲究煎茶用水和火候,才使中华茶艺日臻完善。
陆羽《茶经卷下》的《五之煮》,记述了唐时煮茶的方法:“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c)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也就是说在“二沸”时舀出一瓢水,放入适量茶末。等水微沸,再以先前舀出之水倒回锅内,使茶汤由沸腾减至缓慢滚动,以育其精华。
“唐煮”在诗中也有描写。陆龟蒙《煮茶》:“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诗中写在松树林间就地捡拾松枝埋锅煮水,待水沸腾后,下入碾碎的蓝色茶末。欣赏着翻滚的茶汤,品饮之余顿觉神清气爽。
描绘“唐煮”的经典画作当属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太宗酷爱晋王羲之书帖《兰亭序》,闻真迹藏山阴永欣寺辨才长老处,遂派御史萧翼乔装商人前往骗取。画中的萧翼与辨才二人似在争辩《兰亭序》真伪。
画面左下角有一老仆坐上守候风炉,炉上置一釜。老仆搅动茶汤,旁一仆弯腰,手托盘碗,小心翼翼地准备奉茶。矮的茶几上,另置有茶碗、茶罐等茶具。从珍藏的唐代茶画上看,茶是作为饮品用于待客的。画作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为后人留下了可信的视觉资料。
在继承唐代陆羽茶艺茶学的基础上,宋代发展了茶文化,在压饼工艺上有较大改进,用刻有精致龙凤图形的模具压制成团茶饼茶,御用称为“龙团凤饼”。团茶经茶磨碾碎为茶末后,放茶盏中,以瓶(金、银、瓷等材料制成)煎水,“调膏”后,再多次“注汤”冲点茶末,其间以“茶筅”“环回击拂”产生“汤花”后饮用(以上见宋徽宗《大观茶论》)。这有点像今日的冲藕粉,加开水少量调匀后再注水搅动而成(没有冲藕粉那么浓稠),水、茶仍是一块儿入肚。宋代,为衬出“汤花”的色、形,茶具烧制也日益精美,皇室用品皆为官窑烧造,最为有名的是建窑兔毫盏、浙江天目盏。
“点茶”一词见于宋代茶诗,唐代茶诗中出现的是“烹”“煎”“煮”,而无“点茶”一词。宋代诗人郑清之《湖上口占》就有“点茶”的记载:“卖葑千艘底处藏,娲天濯热卧湖光。山云既雨犹相逐,水草无花亦自香。野径遍穿人借问,僧茶旋点客先尝。翻思举世趋炎者,谁识苹风五月凉。”诗中清楚地再现了宋人点茶的手法:若是数位客人,为表对每位客人的尊敬和公正,僧人要执壶“旋点”,点罢请客人先尝。
宋代的点茶发展到极致就是极具艺术性的“斗茶”,又称“茗战”,参与者高手云集,炫耀并交流茶艺。元赵孟頫《斗茶图》描绘了宋代点茶、斗茶的情景。
饮茶由宋元过渡到明、清,茶叶从加工到品饮方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明朝初始延续了唐宋的团茶进贡制度,后来,底层平民出身的朱元璋,看到宫廷贡茶制作繁复、饮用奢侈,既增加了皇室开支,又加深了社会矛盾,他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诏书禁止贡茶无限制征收,废除“饼茶”制作,改制“散茶”,“不得碾揉为大小龙团”。
饮茶时将条形散茶置茶壶、茶盏中,直接用沸水冲泡,茶渣弃掉,饮的是清透的茶水。明代茶人许次纾在其著述《茶疏》中是这样记述的:“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丛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鱼不沉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意思是沸水注入壶中,再将茶投入水壶,覆盖严密。稍待片刻将茶水倒在盂内,弃之不用,实为洗茶。少顷,再次注水,待茶“焖透”后注入茶碗待客。
清代钱慧安的《烹茶洗砚图》形象地描绘了明清两朝文人饮茶时的画面:亭外茶仆煮水,亭内主人书案上一壶一碗,与今日的品茶情景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