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民族团结茶马古道源头商贸繁荣 马帮菜独具特色普洱茶香飘千年
宁洱:民族团结茶马古道源头商贸繁荣 马帮菜独具特色普洱茶香飘千年在滇南高原上,一片横跨北回归线的土地,因西南季风的常年吹拂,拥有了宜人气候和丰富物产,这里便是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为了方便管理,清政府随即在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在普洱府下设宁洱县和思茅厅,其中的宁洱县,作为普洱府的府城所在地。
宁洱,意为“安宁的普洱”,表达着人民对安定富足的向往。而这座城市也不负众望,迅速成为滇南、经济、文化的中心
2005年,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即今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开始对境内的茶马古道进行地毯式考察。经过历时数年的实地调研,宁洱茶马古道成功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宁洱博物馆馆藏中,由七饼圆茶整合为一筒的普洱茶包装十分常见。它们被称为“七子茶饼”。这种特定的包装规格,与历史上一段茶叶制度密切相关。
在当时,一筒标准规格的普洱茶征税银一分。正因为这种计税制度,七饼圆茶为一筒的包装方式成为了整个行业所执行的标准,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沿用。
宁洱境内像茶庵塘一样保存较好的茶马古道共五条,总长度达83.5千米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它们向东北直达京城;向西北翻过喜马拉雅山脉通往、尼泊尔;向南穿过热带雨林通往东南亚;更远的道路则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接,漂洋过海抵达欧洲。
2015年,“茶马古道源头地理标识”在宁洱正式落成,让这里成为展示华夏精神文明和中西方文化融汇的一个窗口。
在宁洱民族团结园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中央,不同文字、不同笔体镌刻的48个人名,记录了发生在宁洱历史上一个有关民族团结的重要时刻。
1950年,中央决定从各地兄弟民族中选派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盛典。来自普洱地区各民族的土司、头人和代表等被邀请加入国庆观礼团。
会议决定举行民族团结剽牛盟誓大会,一场别开生面的少数民族传统仪式在原普洱红场盛大举行,仪式的最后时刻,各部族头人纷纷走上碑前,写下自己的名字。
民族团结的碑文,像一颗种子播撒在这片大地上。碑体记录的各个民族从这里出发,在团结中一步步走上崭新的发展之路。
马帮是在茶马古道上往来运送物资的队伍,常年奔走在高山峡谷中,吃饭只能因陋就简。这种朴素的饮食方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类型——马帮菜。
马帮菜的最主要炊具是“锣锅”。纯铜打造的锣锅原为军中用具,白天烧饭,晚间报更,因轻便耐用的特性逐渐被马帮沿用。
待米饭半熟,将土豆、香肠放入锣锅中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大米和香肠油脂混合的香气激发着人们的味蕾,也打开了人们对赶马岁月的回忆。
早春时节,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困鹿山上,一场祭茶仪式正在举行,伴随着嘹亮的号声划破天际,采茶活动正式开启,人们希望通过仪式来保佑一年的丰收。人们所祭祀的这些古树,就是普洱茶最初的来源——云南大叶种茶树。
由于古树茶产量极低、价格昂贵,20世纪80年代,为提高普洱茶产量,政府开始推广密集种植、人工修剪的台地普洱。这一政策不仅提高了茶农的收入,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喝上普洱茶JN江南·(中国)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 登录页面。
上等普洱只选择茶树尖端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采集的叶片需要保证颜色适中,老嫩程度均匀,如此才能让后续制茶过程顺利进行。
制茶的第一个步骤是杀青,杀青是时间的艺术,炒茶人的双手就是最灵敏的温度计,随着茶叶在锅中快速地翻炒,一闷一抖间,每片茶叶均匀地失去水分,酶的活性快速钝化,保障着茶叶的口感。
与咖啡之乡古巴同一纬度的宁洱,由于充足的光照,适宜咖啡生长。20世纪80年代,世界大型咖啡集团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宁洱各乡镇开始广泛种植咖啡。
就在宁洱咖啡产业逐渐步入正轨之时,2015年,一场全球咖啡期货价格震荡,给咖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打击,国内咖啡收购价格远远低于咖农种植成本,给咖农们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宁洱县政府率先提出全国首个“咖啡价格保险”政策,通过政府补贴保费等政策性手段引导和鼓励咖农参与保险,这也给宁洱咖啡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今,依托普洱茶、咖啡等物产名片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大力推进特色旅游观光产业。漫步在宁洱大大小小的咖啡庄园里,人们既可以了解咖啡的种植历史,也可以领略优美的田园风光。
同时,伴随着昆曼大通道的逐步完善,宁洱成为游客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的重要通道。以那柯里JN江南·(中国)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 登录页面、孔雀坪等茶马古道重镇为节点的旅游景点相继完成规划,一场场传统的民族仪式,正带给人们穿越千年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