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祁门书写茶界经典
红与黑:祁门书写茶界经典10月10日,2023祁门安茶夜露节在祁门安茶核心产地祁门县芦溪乡芦溪村举行,吸引了当地政界以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产业化技术研究所、安徽省茶叶协会、安徽省茶叶集团、河南省茶叶商会、广东茶文化促进会、国开行安徽省分行等茶叶学界业界相关单位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
近年来,屡屡听人提及祁门安茶。一了解JN江南·(中国)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 登录页面,祁门安茶是轻发酵紧压茶,而且比祁门红茶历史还久,始创于明朝,兴盛于,后因抗日战事中断,制作技艺一度失传。
祁门安茶的复活源自一个故事:1983年,安徽省茶叶公司收到一个包裹,寄件人是“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关奋发”,包裹里有一篾篓装老茶,随附一信称此茶叫安茶,是半个世纪前的茶品,产自安徽祁门,历来在广东和港澳台以及东南亚一带畅销。现因几十年未见,广东、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老茶人十分想念,特来信致意寄望复产。为方便复产,特附上老茶一篓,以作样茶……
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祁门县遍访当年安茶制作、经营者,最终于1992年试制成功,并重新注册了老茶号“孙义顺”商标。2013年以来,祁门安茶先后获批实施安茶省级地方标准,成功申报安茶原产地地理保护产品,荣获中国博览会黑茶“金奖”称号,安茶制作技艺也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门县安茶协会会长汪继东解开了记者心中的疑惑:安茶具有清热解毒、祛湿解暑、安五脏、顺六腑等独特作用,早年在广东等地及东南亚名气极大,被人们尊为“圣茶”,所以安茶又有“六安茶”“广东茶”等叫法。
原来,此六安非彼六安,祁门的“六安茶”指安五脏、顺六腑,具有中药调理的功效,后人也有了“一饮一茶一心安”的说法。
“有一天晚上叫夜露,从此安茶就有了情愫,这露珠儿留在绿色的茶叶上,有一天就会在你的心里入住,哦,神秘的夜露......”当天的活动现场,一曲悠扬的《夜露赞》,唱出了祁门安茶最为神秘的一道制作工序——夜露。
据祁门安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汪升平介绍,茶叶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分为红茶、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等种类,安茶则是一种特殊的茶类。安茶初制工序分为初制分为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精制工序分为筛分--风选--拣剔--拼配--复火--夜露--蒸茶--装篓--成条--烘培成型--打围等,其中夜露堪称安茶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圣茶”的独家密笈。
“安茶制作要经历谷雨和白露两个节气,初制是在谷雨时完成,精制在白露时完成,跨越大半年之久,有‘三年为药,五年为宝’之说,因此安茶越陈越醇,越陈越贵。”汪升平介绍,“日晒夜露”是安茶制作过程中极为独特的工艺,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加大,凉雾降白露浓,将白天补好火的安茶平摊置于竹垫之上,在夜间充分吸收露水的养分,汲取“日月精华”。夜露就是利用天然露水,对干茶进行发酵,祁门安茶夜露节由此而来。
记者在祁门安茶展示现场看到,安茶基本以箬叶包装后装在小竹篓内,茶香、箬香、竹香合一,芬香独特。
祁门是新安医学的发祥地之一,蕴藏中药材品种275科913种,明清两代有史可考的御医就有21人JN江南体育,素有“天然药库”“中国御医之乡”之誉。或许,当年安茶的诞生,与祁门古时的中医药辉煌成就无不关联。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出版,开创了“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也被称为法国乃至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有意思的是,祁门红茶是红的,祁门安茶是黑的。近年来,祁门一直在书写着中国茶界“红与黑”的传奇。
“从来佳茗似佳人”JN江南体育,一代文豪苏东坡曾如此赞叹红茶。目前,在全球100多个饮茶国家中,红茶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量最多的一个茶类,占世界茶叶总销量的70%以上。其中,中国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祁门产茶最早载于唐朝陆羽的《茶经》,祁门红茶自1875年问世以来,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是迄今为止世界唯一以地域命名的茶叶香型,有“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之美称,1892年《牛津英文大词典》收录了祁门红茶的专用词汇“keemun black tea”;1915年,祁门红茶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曾踏上万里茶道畅销中亚欧美几个世纪。去年11月,包括祁门红茶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12月,祁门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加入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城市联盟。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祁门县县长江成永介绍,祁门位于世界“黄金产茶带”,森林覆盖率88.64%,地表水水质100%优良,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等。目前,祁门拥有茶园19万亩,拥有各类茶企600余家,茶叶产量7300吨,综合产值55亿元,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近7000元JN江南·(中国)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 登录页面,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